|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农业机械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它的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拖拉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的特点、用途和优势。
 一、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的基本特点
 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是一种通过解剖真实拖拉机各系统关键部位而制成的模型,主要用于教育和展示目的。这种模型通常以全新东方之光200P拖拉机为基础,通过不同颜色涂覆剖面,突出结构层次,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拖拉机的内部构造和各个系统的运作原理。
 1.实物基础的真实再现
 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基于真实的拖拉机总成实物,这保证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实际拖拉机进行解剖处理,使得每一个部件都得以清晰展现,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各部件的实际形态和作用。
 2.色彩分明的结构层次
 模型的剖面涂有不同颜色,用以区分不同的系统和部件。这种视觉上的区分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教育功能,使得复杂的机械结构变得直观易懂。例如,冷却系统、燃油系统、传动系统等都可以通过不同颜色一目了然地区分出来。
 3.系统化的原理展示
 解剖模型不仅仅展示了拖拉机的外部形态,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展示了内部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各个系统关键部位的解剖,使得学习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相互关系,如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传动系统的力传递路径等。
 二、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的用途
 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工具,广泛应用于各大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机械培训机构。其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
 在农机械相关专业的教学中,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是重要的教具之一。通过模型的展示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拖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此外,模型还可以用于开展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能。
 2.技术培训
 对于从事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的人员来说,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培训工具。通过模型,学员可以快速掌握拖拉机的结构组成和维修要点,提高实际操作和维修能力。
 3.科研开发
 科研人员在研发新型拖拉机或者改进现有机型时,整机解剖模型也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工具。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现有机械结构的优缺点,从而为新机型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教学和研究工具,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1.直观性强
 解剖模型通过实物展示和色彩区分,使得复杂的机械结构变得直观易懂。这种直观性是其他教学工具如图片、视频等无法比拟的。
 2.可操作性强
 除了展示功能外,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操作,如拆解和组装某些部件。这种可操作性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3.综合性高
 解剖模型集成了拖拉机的多个系统和部件于一体,全面展示了拖拉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综合性使得学习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了解和研究拖拉机。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拖拉机整机解剖模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功能更加强大、展示效果更加逼真的解剖模型问世,为农业机械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产品简介
 
	本实训系统以全新东方之光200P 拖拉机总成实物为基础,解剖各系统关键部位,剖面涂不同颜色,突出结构层次,可对拖拉机各系统进行原理与结构展示。 
	适用于各类型院校及培训机构对拖拉机各系统结构理论和维修实训的实训教学需要。 
	  
	二.结构组成 
	解剖的拖拉机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车架与对半解剖的车身总成(包含系统各总成及内外附件等)、电动机、移动式的安装底座等、台架操作说明书等附件。 
	三.功能特点
 
	1. 进行拖拉机各系统的原理与结构展示。 
	2. 减速电动机驱动发动机,动态演示动力驱动与传动系统工作过程。 
	3.电器系统工作正常,动态演示电器系统各工况。 
	4.各总成解剖关键部位,剖面涂不同颜色,突出结构层次。 
	5.配套使用说明书及实训指导书。 
	  
	四.技术指标 
	1.电源:220V 
	2.工作温度:-40℃~+50℃ 
	3.主机:原车装置 
	4.电动机:220V/250W 15转/分 
	5.漏电保护开关:DZ47LE-32 
	  
	五.解剖部位明细 
	1.发动机解剖部位: 
	      缸体(活塞与曲轴运行外可观察); 
	      气门室盖(凸轮轴运行外可观察); 
	      气缸盖(进排气门运行外可观察); 
	      进排气歧管与滤清器; 
	      发电机与水泵; 
	      正时机构(正时机构运行外可观察); 
	2.变速器解剖部位: 
	      换档同步(运行外可观察); 
	3.车身解剖部位: 
	前盖对对半解剖,(外可观察发动机与变速器运行); 
	后盖对对半解剖,(外可观察行李箱内部器件); 
	4.仪表台解剖部位: 
	    解剖工具箱侧位置,外可观察电器件; 
	5.悬架解剖部位: 
	    解剖副座侧前后车壳位置,外可观察前后悬架器件; 
	6.保留部位: 
	电器件的线路完好正常; 
	车架完好; 
	车轮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