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电拖技能实训设备
立式通用电工、电子、电拖实训设备
电子技能及生产工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电拖、电气实训设备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设备
供配电技术实训装置
农村通信系统线路实训装置
工厂电气控制供电实训装置
PLC可编程实训装置
PLC编程及自动化实验室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PLC控制液压与气动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变频调速、工业自动化实训装置
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实训考核设备
普通机床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技能培训及考核装置
钳工实验台、焊铆工实训设备
智能楼宇实训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
化工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风能、太阳能发电实训装置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装置
轨道交通实训系统设备
船舶、智能数码产品实训装置
机械工程技能实训设备
工程机械模拟教学仪
汽车模拟驾驶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台
汽车实物解剖模型
汽车底盘实训设备
汽车变速器实训台
汽车发动机拆装及翻转架设备
汽车示教板
汽车程控电教板
透明汽车教学模型
汽车整车综合实训系统
汽车驾校培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装置
汽车实验箱
立式通用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成套设备
电工、模电、数电、电气控制实验室设备
军用车辆实训教学设备
注塑机演示模型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教学设备
无人机装配综合实训装置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设备
高级电工、电子、电机实验室设备
电工、电子、电气、电机实验室设备
数控技术实验室设备
家用电器电子实验室设备
单片机微机实验装置
传感器综合实验台
空调制冷制热实验室设备
多媒体数字语音设备
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模型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环境工程实验装置
流体力学实验室设备
热工类教学实验装置
化工原理实验装置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
制药工程实验装置
采暖通风和空调制冷实验装置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实验装置
教学实验箱
机械示教陈列柜
机械多媒体仿真设计综合实验装置
机械创新教学模型
中学理科教学仪器
机械教学挂图
机械试验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教学类软件
新闻中心主页 > 新闻中心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机制育人


发布时间:2025-10-18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24届毕业典礼上,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生陈磊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就业协议格外醒目。这份协议背后,是学校“招生时对接产业布局、培养中嵌入岗位标准并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就业季全员全程跟踪服务”的全链条设计。“从入学时的专业选择到毕业时的岗位对接,学校像‘导航系统’一样,为我们规划好了职业路径。”陈磊道出了学校“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机制的育人实效。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可持续职业发展为核心,坚定“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设在生产线上”的办学思路,构建“三对接、四聚焦、三落实:就业—招生—培养‘三环联动’”闭环机制,8年来用数据见证变革与发展: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万余名学子成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技能尖兵”,获评“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广安方案”。
  三对接
  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专业设置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基石与核心竞争力载体,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的专业设置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区域的产业发展、专业的就业质量。”在学校2024年专业优化调整座谈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王冬霞如是强调学校“三对接”专业调整机制。
  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重组“3221”专业群。学校服务区域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国家重大产业,打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3个专业群;服务广安“一老一小”重大民生,建设学前教育和护理2个专业群;服务区域文旅、数字创意产业,建设旅游管理和广告艺术设计2个专业群;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重构建筑工程技术1个专业群。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产业,与重庆海尔智家共建“订单班”,2024年招生计划全部完成;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学前教育2个专业群建成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学校专业类型的优化调整,有效支撑和服务了区域产业行业发展。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学校招生专业。学校每年走访120家以上企业,2023年调研发现广安玄武岩新材料产业急需技术人才,随即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增设“新材料检测”方向,当年招生即满额。“我们专业85%的课程围绕企业生产流程设计,大二就可以在广安玖源化工参与真实生产项目。”2022级学生张伟的实习日记里,记满了玄武岩纤维改性的工艺参数。学校专业调整台账显示,近5年来累计停招20个专业、撤销15个专业,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5个新兴专业,招生专业从2019级的55个精简至2025级的39个。学校专业数量实现了由“多而全”向匹配区域重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转变。
  对接就业质量数据,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用就业数据说话。”招生就业处处长杨小锋展示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表显示,学校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对口就业率等为核心评估指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适度扩大了招生规模,对连续两年评估不合格专业亮招生红牌。5年间,学校在校生从2万人优化至1.3万人左右,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
  四聚焦
  技能与岗位精准咬合
  “课堂上练的就是现实里要用的——这是我们的教学铁律。”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学生们正在进行“幼儿突发惊厥处置”虚拟仿真演练,这套由校企共同开发的教学系统,是培养环节“四聚焦”的生动实践。
  聚焦产业行业发展,“1+N”群链融合建专业。学校教务处处长甘华银教授介绍:“学校每一个专业群每年必须深入产业链访企拓岗,形成1份专业群需求调研报告,据此制定和调整专业群3年建设方案;群内N个专业每年形成N份专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据此修订完善每一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坚持将专业建在产业上,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国家级别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工信部门产教融合专业2个,国家教育部门骨干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个。
  聚焦就业岗位需求,“四随岗”产教融合建课程。各专业每年随岗调整课程设置、随岗修订教学标准、随岗升级数智资源、随岗编写和修订校本教材。学前教育专业与附属幼儿园合作,将“幼儿活动组织与设计”建成国家级别精品在线课程;护理专业与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共建“临床护理”课程,将126个典型病例转化为教学案例;旅游管理专业联合相关部门开发“红色旅游讲解”课程,将其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出版国、省“十四五”规划数字教材《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术》。
  聚焦岗位技能提升,“四结合”校企合作强实践。“实践教学课时占比60%以上,不是简单的‘动手干活’,而是要按企业标准,用实实在在的实训项目练习技能。”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朱媛教授介绍,学校构建了“四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理实结合,全面推行“课程模块+实训项目”实践技能培养改革;虚实结合,建成5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基地1个),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74个(省级项目2个),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三高三难”问题;赛证结合,开展国家教育部门26个“1+X”证书试点(通过率超80%),完善课赛、课证、课项互换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学结合,实施“新生入企见习—学期专周实训—假期跟岗实践—大三顶岗实习”四阶段培养,不断巩固操作技能,培养工匠精神,渐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开展专业实训室建设与使用绩效标准化考核,校企共建岗位实习基地500余个,建成国家级别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建成产业学院8个、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4个(省级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建成工匠/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3个)。2023年,学校4个团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机器人系统集成”参赛作品直接应用于广安某企业的生产线改造;2025年,学校10个团队正在代表四川省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得1金1银5铜,参赛团队数与获奖数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聚焦就业能力培养,“多举措”提质赋能强师资。通过建设企业实践流动站、教师假期入企实践锻炼、青年教师顶岗实习、“广职融圈”挂职锻炼等提质计划和工作举措,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从35%跃升至51.8%。“每年在企业实践的经历,让我的教案里处处都是真实生产案例。”学校教师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实施“中铁二十三局渝黔高速公路扩能测绘工程项目”,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完成横向技术服务合同1300余万元。近5年,学校教师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3项,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四有”好老师2名、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3个。
  “四聚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6年来,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25项、省级一等奖51项;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摘得全国金奖2项、全国铜奖5项、省级金奖12项。“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建筑信息建模赛项中,我们用学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技术,击败了12个国家的对手。”获国际金奖的202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王浩说。
  三落实
  服务与成长全程相伴
  落实就业服务全员责任,政校联动保就业。学校形成了“书记校长带头访企拓岗、二级学院精准对接、教师‘一对一’帮扶”的就业服务格局。政府部门出台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广安市就业服务管理部门每年到校开展“求职训练营”,2023年以来帮助3000余名毕业生在广安本地就业,毕业生留广安率每年都在提升。“市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每年两次到校督导就业,各市级部门联动出台补贴政策,让我们的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了坚实的后盾。”杨小锋说。
  落实就业工作绩效考核,目标驱动提质量。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更具“指挥棒”作用。第三方调查显示,2024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较2017届增长41%,对口就业率从78%升至89%。“每周通报进展、每月研判市场,考核结果与绩效直接挂钩。”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建国展示的考核表上,各专业的访企拓岗数量、重点群体帮扶成效等指标清晰可考。
  落实学生毕业跟踪服务,十年互动促发展。“没想到毕业5年了,学校还会跟踪我的职业发展。”2019届毕业生李娟如今是广安本土电商企业负责人,去年学校教师团队帮她解决了直播带货技术难题。这种“十年跟踪服务”正是就业环节“三落实”的缩影。“就业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开设“广职校友大讲堂”,每年邀请20余名行业英才分享经验。
  从四川省省级示范校、省级优质校到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从曾经屈指可数的省级及以上成果到如今诸多国家级别成果与荣誉,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印证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的发展规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义全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机制,进一步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可持续职业发展,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生出彩,为区域发展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晨光中的致用楼和实训楼里,传来数控机床的嗡鸣与学生的讨论——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训、每一份就业协议,都在书写着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活答卷。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新闻中心 | 售后服务 | 技术文章 | 产品导航 | 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 支付宝, 百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 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 ,
邮箱:285729858@qq.com 沪ICP备160289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