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电拖技能实训设备
立式通用电工、电子、电拖实训设备
电子技能及生产工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电拖、电气实训设备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设备
供配电技术实训装置
农村通信系统线路实训装置
工厂电气控制供电实训装置
PLC可编程实训装置
PLC编程及自动化实验室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PLC控制液压与气动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变频调速、工业自动化实训装置
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实训考核设备
普通机床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技能培训及考核装置
钳工实验台、焊铆工实训设备
智能楼宇实训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
化工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风能、太阳能发电实训装置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装置
轨道交通实训系统设备
船舶、智能数码产品实训装置
机械工程技能实训设备
工程机械模拟教学仪
汽车模拟驾驶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台
汽车实物解剖模型
汽车底盘实训设备
汽车变速器实训台
汽车发动机拆装及翻转架设备
汽车示教板
汽车程控电教板
透明汽车教学模型
汽车整车综合实训系统
汽车驾校培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装置
汽车实验箱
立式通用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成套设备
电工、模电、数电、电气控制实验室设备
军用车辆实训教学设备
注塑机演示模型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教学设备
无人机装配综合实训装置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设备
高级电工、电子、电机实验室设备
电工、电子、电气、电机实验室设备
数控技术实验室设备
家用电器电子实验室设备
单片机微机实验装置
传感器综合实验台
空调制冷制热实验室设备
多媒体数字语音设备
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模型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环境工程实验装置
流体力学实验室设备
热工类教学实验装置
化工原理实验装置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
制药工程实验装置
采暖通风和空调制冷实验装置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实验装置
教学实验箱
机械示教陈列柜
机械多媒体仿真设计综合实验装置
机械创新教学模型
中学理科教学仪器
机械教学挂图
机械试验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教学类软件
新闻中心主页 > 新闻中心 >

济南职业学院推动职教出海,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05

“我学会了焊接机、铣床和车床等设备的基本操作。在济南职业学院的学习经历,让我掌握了多种设备的操作技能,现在完成技术工作时更有信心了。”埃塞俄比亚青年乔峰说。

你了解中国的职业教育吗?你最期待从中收获什么?它为你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帮助?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青年学员。他们普遍表示,中国的职教院校能够紧密结合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与中国教师建立了深厚情谊。

这一切的起点,往往源于一次偶然的接触。埃塞俄比亚青年乔峰和白云最初是通过“汉语桥”线上课程接触到中文和中国的教学模式的。白云坦言,在中资企业工作,汉语沟通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为了系统提升这些能力,她选择进入济南职业学院推动的“职教出海”项目。

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中国多所职业院校积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探索。据济南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起,学院先后实施了面向莫桑比克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并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创办“埃塞俄比亚班·墨学院”等项目,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培养了大批本土化技术人才,也搭建起一座座跨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

以“埃塞俄比亚班·墨学院”为例,项目团队在与中材国际埃塞子公司各项目负责人多轮沟通后,精准开设了焊接基础、电工基础、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国际中文等15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契合企业实际需求,显著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

“机械制图和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等课程非常实用。中国教师把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先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对我们帮助很大。”埃塞俄比亚学员王阳用“绝佳的机会”来形容这一项目。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课程内容与他的职业高度相关,极大提升了他依据技术图纸进行决策、计算工程量清单的效率。

如今,中国“职教出海”正以“技术”为纽带,将自身发展经验与合作国共享,不仅助力当地青年实现职业梦想,也为全球技能人才培养贡献着中国方案。

在王阳看来,中国教师特别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与他此前接受的以理论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课堂上,老师会直接演示技能在真实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他说,“这种实操教学不仅让我们直观认识了设备和工具,更帮助我们将所学迅速转化为工作能力。”

“中国教师为我们搭建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乔峰感慨道。

在济南职业学院公共与国际教学部教师王乐的印象中,乔峰和白云的眼神里,始终闪烁着对语言学习的热忱与对职业技能的尊重。线上授课期间,乔峰常常对着镜头举起圆锉、锉刀等工具,用尚显生涩的中文向老师请教操作要领。从最初腼腆地点头回应,到后来能在课堂上流利说出“请把工件放在钳工台上”这样的专业指令,他们的进步令王乐深受触动。

“他们的成长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上,更体现在心态的成熟与自信的提升。”王乐说。2024年12月,她赴埃塞俄比亚实地回访,亲眼见证了学生们的蜕变:车间里,白云已担任小组长,熟练运用中英双语协调中国师傅与本地工人之间的沟通;乔峰则成为操作标兵,能用清晰的中文准确描述每一道工序。“看到他们真正把所学用在工作中,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王乐言语中满是温情。

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正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生动缩影。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系系主任刘延利表示:“‘职教出海’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水平与实力,更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软实力。”在他看来,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既是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本土化技术人才的现实需要,更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在“埃塞俄比亚班·墨学院”的课程设计中,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技术课程不仅标注中文术语的拼音与英文释义,还专门设置“中文+文化”模块,融入中国传统节日、礼仪习俗等内容。非洲青年们发现,这种“中文+职业教育”的模式,巧妙地将语言学习、技能训练与文化传播融为一体。

乔峰坦言,正是国际中文课程帮助他顺利融入中资企业的工作环境,“在沟通与协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白云则特别提到,汉语教学中常融入丰富的文化细节——从节日问候的礼仪、商务场合的成语运用,到日常交往中的称谓规范,“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让我逐渐理解中文背后蕴含的文化逻辑与人际智慧。”

在王乐等一线教师看来,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的互动,是一场“双向奔赴”——既分享中国经验,也汲取多元视角;既助力全球技能人才培养,也推动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作为这一进程的受益者,白云和乔峰已有了新的志向:成为中埃企业间技术协作与人文交流的桥梁。“希望我们能促进两国在技能共享与理念互通上的深入合作,让彼此走得更近、合作更实。”白云说。

“感谢中国教师帮助我们实现职业成长,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新机遇的大门。”乔峰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新闻中心 | 售后服务 | 技术文章 | 产品导航 | 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 支付宝, 百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 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 ,
邮箱:285729858@qq.com 沪ICP备16028912号-1